喜迎二十大
先锋耀建湖
——建湖县秀夫初中党总支党员教师参观红色教育基地
为切实开展好“喜迎二十大 先锋耀建湖”党员教育系列活动,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近日,建湖县秀夫初中党总支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,赴高邮市参观了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和吴登云事迹纪念馆。
参观的第一站是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然而驻守高邮的日伪军,龟缩在城内负隅顽抗,坚决不投降。1945年12月19日,在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,对盘踞在据点的日伪军发起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役。1945年12月26日,高邮战役胜利结束,俘虏日军892人,是抗日战争以来新四军、八路军俘虏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。高邮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沿运河北上分割华中的企图,使苏中、苏北、淮南、淮北等解放区连成一片,形成一个完整的华中解放区。高邮战役是新四军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,也成为中国军队对日寇的最后一战。“苟以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,凝聚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。
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和身为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,参观第二站——吴登云事迹纪念馆。吴登云,1939年出生在江苏省高邮市郭集镇柳坝村,1963年毕业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。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,告别家乡父老,风尘仆仆地来到距家乡5000多公里的西北边陲,一干就是36年。当地的少数民族老乡称他是“白衣圣人”,干部们称他是“活着的孔繁森”。30多年来,吴登云先后为病人无偿献血30余次,总计7000多毫升,超过了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。为了抢救烧伤的婴儿,吴登云割取自己腿上的13块皮……从踏上这块艰苦的土地起,吴登云就以孺子牛般的赤诚,奉献着自己热血和青春!
一段段文字记载,一幅幅宝贵图片,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,带领老师们走进那段艰苦的岁月。每到一处教育基地,党员们神情专注,边记边议,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。李海红老师说:以史为鉴,以史明志,明晰责任,在民族复兴征程上,发扬吴登云的无私奉献精神,走出我们新一代人的长征路。
参观学习结束,在返程的路上,没有了来时的欢声笑语,有的凝视窗外深思,有的互相交谈体会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,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。
今年以来,秀夫初中党总支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,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,要求党员教师在工作上率先垂范,时时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发有为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