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沿河镇党委立足将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乡村治理,实施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”工程,选优配强兴旺、郑沟新型社区“红色物业”团队,创新“党总支+城管+村委会+物管”的“1+3”管理模式,较好地破解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缺失、环境卫生“脏乱差”等问题,促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步入常态化、长效化、规范化发展轨道。同时,在此基础上,开拓了以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为重要内容的社会治理工作,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镇、村、户齐参与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织密“红色网格”,搭建温馨平台
为更好地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,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沿河镇各村(居)建立了“红色网格”机制,由包村领导、村(居)党员干部、群众代表、党员志愿者组成工作小队,对网格区块内的所有工作兜底负责,做到服务沉到网格、矛盾不出网格。联合镇农环办、文明办、妇联等部门,通过定期开展“清洁家庭”、“文明示范户”、“美丽庭院”等创建评比活动,每月组织人居环境测评,建立环境卫生“红黑榜”,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人人参与环境卫生、人人监督环境卫生、人人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。全年共计督查12次,党员入户指导15场,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,形成“党员巡护、村民自护、网格管护、村委维护”的美丽村庄长效管理机制。
突出“智”理有方,争当“先锋管家”
建立“红色物业”服务群,及时收集民情民意和困难诉求等信息,开展“村民点单,党员接单”特色志愿服务,通过微信、电话“点单”,即时发送实时语音、上传图片等方式,及时反映村庄垃圾、生活污水等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议,提出孝老助亲、邻里互助等实际需求,党员志愿者接单后上门服务,现场察看并帮助解决相关问题,实现志愿服务与居民需求“精准对接”,惠及镇域新型社区1200余人。让党员当好“先锋管家”,定期开展党群议事会,常态化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倾听村情民意,了解民生所需,通过走访,更好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,化解社会矛盾,密切党群干群关系,推动全镇党员干部作风更加严实、工作更有实效。
加快富民增收,拉动“红色引擎”
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“组织、宣传、凝聚、服务”职能和农村党员“带头致富、带领群众致富”双带作用,不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是夯实乡村治理的基础和重要保障。近年来,沿河镇党委大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集中流转,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,开展区域性土地集中整治,提高集体土地利用率、产出率,扩大村集体领办家庭农场试点,积极扶持村集体领办家庭农场,带领村民“抱团”致富,走出一条“支部引领、书记创办、党群参与”的乡村振兴富民增收发展路子,实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。2023年沿河镇15个村(居)全覆盖领办家庭农场,集体年收入均达40万元以上。